增强“四个新活力” 岭南名城焕光彩
端州区“山湖城江”融为一体。
谢有锦 摄
端州区双龙省级经开区是端州产业主阵地。邓文聪 摄
端州区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,图为产业主阵地双龙产业园。邓文聪 摄
展开剩余87%端州区敏捷商圈夜景。植建麟 摄
风华高科总部位于肇庆端州。资料图片
全国百强区,肇庆添新丁!
日前,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、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联合发布《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》绿皮书及研究成果。肇庆市端州区入选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”榜单。这是该区首次上榜,并作为首批七个城市之一发布中小城市系列丛书之《中国式现代化·端州篇章》。
近年来,随着广东省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深入推进,端州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,以“品位端州”城市提升行动为总抓手,全面增强产业、商贸、文旅、民生事业“四个新活力”,推动岭南名城焕发新光彩。
此番登榜,是端州持续用力、久久为功的结果,更是其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因地制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,将为未来各项事业发展注入更强信心。
撰文:刘亮 卢舒曼 统筹:吴帆 策划:赵进
体量提升
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
2024年,端州地区生产总值达490亿元,排名肇庆第三。端州以全市1%的土地,贡献全市1/4的税收、1/4的社消零总额、超1/6的地区生产总值。
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。端州坚持产业强区不动摇,加速转换发展动能,持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、塑造新优势。
端州形成电子信息、先进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食品饮料、新材料的“3+2”主导特色产业体系。其中电子信息为首位产业,围绕全省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链“链主”企业风华高科,造平台、强招商、建生态,“十五五”期间总产值将达到300亿元。
围绕数字经济、未来产业等要素,百度智能云数据产业基地、凌飞航空科技基地等一批新兴项目落地,推动端州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迈进。
端州工业投资连续3年大幅增长,其中2024年增长18.7%,创近15年来新高,增速高于全市、全省、全国平均水平。
与此同时,端州还大力发展都市型经济,集聚了全市约50%的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、22家银行机构、46家保险机构,吸引了风华高科、星湖科技、蓝带啤酒、昌大昌、邦健医药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总部和基地布局端州。总部经济初具雏形。
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添砖加瓦。端州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6个、新型研发机构2家,高新技术企业195家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5家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家。
强企带动,创新驱动,成为端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。
活力迸发
人文与生态相得益彰
经济腾飞是端州的成色,底蕴深厚是端州的底色。
自古以来,端州便是西江中下游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包拯主政端州留下“不持一砚归”的清名。全省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城墙屹立至今,见证着“岭表南来第一州”的古今辉煌。
与此同时,端州半城山水满城绿,森林覆盖率44.6%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保持在95%以上。七星岩风景区坐落城中,西江穿城而过,“中国端砚第一村”传承千年文脉,使端州形成“山、湖、城、江、砚”浑然一体的发展格局。
这种“人文+生态”的双重优势,让端州成为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地。近年来,端州充分发挥山水和文化“双优势”,推动老景区焕新、新业态更新、文旅体同兴——宋城骑楼街风采重现,环星湖沿线聚集了超百家特色民宿,岩前休闲半岛入选首批“粤式新潮流”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。
端州积极举办广府文化庙会、省级非遗“伍丁诞”民俗活动、肇庆马拉松、中国“传奇”挑战赛、“欢乐环湖跑”以及光影艺术嘉年华、主题文旅光影秀、明星演唱会等活动。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597.4万人次,旅游收入超40亿元。2025年春节假期星湖旅游景区接待深度游客总量跻身全国5A级景区前50名。
文旅融合正成为端州出圈出彩的重要引擎。
后劲十足
空间与治理协同并进
在发展面前,土地空间有限是大部分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。端州创新思路,向东提升城市品质,向西拓展产业空间,中间激活文旅潜能,打造“东城西产中旅游”城市空间体系,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城市。
在东片区,端州发展都市型经济,推动总部经济、科技金融等产业和人才集聚,建设未来社区;西片区定位为新型工业化主战场,以风华高科为原点,盘活存量低效工业用地和闲置商住用地,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;城区中部升级为文旅产业核心载体,致力打造文旅标杆项目,让端城出圈出彩。
端州区还围绕“飞地经济”产业协同,推动端州—高要产业协作区建设,实现共建园区、共同招商、共享收益,为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。
在城市治理方面,端州深入实施“品位端州”城市提升行动,累计改造老旧小区754个、背街小巷154条,一体推进雨污管网、燃气管道更新,建成各类公园78个,基本形成“15分钟生活圈”。
此外,端州创新城市治理理念方式,遵循城市更新治理路径,推动治理中心和配套资源向基层下沉。“邻里先锋”“砚都党员志愿服务超市”“百件暖民心党建实事”等党建惠民工程,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社区凝聚多方共识,建成“星湖同舟”“和美出头”等社会治理共同体,探索“城市大管家”全域服务治理、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人居环境等改革。
激发基层善治内生动力,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模式,未来让端州更加智慧、更有韧性。
■声音
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:
跻身百强,只是一个起点
从“岭南名城”到“百强城区”,端州正用实力证明:一座城市的价值,不仅在于产业经济的硬核支撑,也在于人文底蕴的深度滋养、空间品质的精雕细琢和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。这种立体化发展模式,正是端州在百舸争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。
“端州此次首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,主要原因还是在城市本身的综合性发展。”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、中国社科院原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牛凤瑞分析指出,端州在民生福祉、城市建设、生态环境、创新驱动等方面形成一个综合的优势。
端州是肇庆市委、市政府驻地,全市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先后获评全国信访工作“三无”区、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、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、广东省双拥模范区、广东省健康促建区、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。此次入选全国百强,是“千年古城、活力端州”厚积薄发、争先进位的充分展示。
跻身百强,只是一个起点,接下来,端州还能在哪些方面有所进步?牛凤瑞表示:“中心城区有其特定功能或者说主体功能,包括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、教育中心、商贸中心等,这些都是未来着力点。”他介绍,作为城市主城区,空间区域受限是主要发展难题,因此应把更多重心放在城市的主体功能上,把它做强、做好、做得更加完善,实现城市功能最大化。
■关注
电子信息“链”动成“势”
风华高科摘特别贡献奖
日前,在中国中小城市研究院、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等联合举办的2025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,肇庆市端州区辖内企业风华高科成功入选“2025年推动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特别贡献企业”名单,成为端州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实力的生动印证。
电子信息是端州区主导产业之一。今年上半年,全区电子信息产业完成规模工业产值89.1亿元,同比增长4.6%,产业活力持续释放,有力拉动全区规模工业经济增长。
扎根端州的风华高科不仅是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领军企业,还是广东省电子元器件产业链的“链主”企业,长期立足国内、面向世界,始终将企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,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。风华高科发挥“链主”主导作用,积极整合上下游资源,构建起覆盖原材料供应、生产制造、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,与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合作、产能共享、市场联动,带动企业协同发展,不仅为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更有效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创造了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,推动了肇庆市、端州区等中小城市的经济活力与发展能级持续提升,形成了“以龙头带集群、以集群促城市”的良性循环,成为“企业成长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”的生动典范。
目前,以风华高科为“龙头”,端州成功吸引浙江洁美等关键材料供应商在端州设厂,带动全区数十家上下游关联企业的集聚协同发展。截至2025年8月末,端州电子信息产业拥有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、专精特新企业15家、高新技术企业29家。
端州构建起“电子材料—元器件制造—智能终端应用”的完整产业链布局,其中中游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和下游的终端制造占据主导地位,细分行业产值占比高达76.7%。端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涌现出诸多“单项冠军”,如:绿宝石电子拥有80项核心技术专利,是电容器领域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,是华为、苹果、OPPO等品牌的主力供应商;风华新能源是国内最早能自行研制、生产高性能正、负极材料和锂电的锂离子电池厂家之一,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、中国十大电池质量品牌等多项荣誉。
电子元器件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“数字基石”,其高端化、自主可控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“换道超车”的核心引擎。端州区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、实施设备更新、建设创新平台,同时以肇庆市建设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,持续推动重点行业企业“数实融合”,全面增强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创新基础支撑能力,加快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步伐。
风华高科相关负责人表示,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组建由行业顶尖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,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推动高端电容、电阻、电感等电子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。以此次获奖为契机,风华高科将继续秉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深化科技创新,强化产业带动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为助推端州区、肇庆市乃至全国更多中小城市迈向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续的发展新征程贡献更大的“风华力量”。
发布于:广东省上一篇:兰石重装圆满完成宝丰能源烯烃项目废热锅炉维修改造任务
下一篇:没有了
